查看原文
其他

一面历史倒退的镜子

严秀 景来律师 2024年09月10日 06:26


来源丨法经网

(关注本号:法律人有益加强交流,共襄民主法治;

当事人可以后台留言,免费咨询法律问题)



它不是空空道人手里的“风月宝鉴”,而是现代历史巨人手里的一面“兴亡宝鉴”

 

勃列日涅夫是一面镜子,是二十世纪以至人类历史上一面灰蒙蒙的镜子,一面可以照出因为坚持僵化、倒退、反对改革而终于导致国家完全崩溃的镜子。

 

当一个国家民族处在既可以走向复兴,也可以走向崩溃的大转折时期,勃列日涅夫选择的是后者。于是,历史也就毫不客气地把这个政权淘汰了。

 

勃列日涅夫统治苏联的十八年,是一个很长的关键转折时期。在这个长时期内,把苏联变好、变坏的两种可能性都有,可勃列日涅夫及其一小群走的是后者的道路。

 

他们最终成了一场历史大悲剧的制造者。

 

任何改革者在这面历史镜子面前,都应当抱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是屈服于反对改革者,还是同反改革者斗争到底,走上复兴的道路。



1



赫鲁晓夫统治的十年,应该说,最大的改革就是停止了斯大林的大恐怖政策。但赫鲁晓夫有不少政策和做法是心血来潮的、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的胡来,从而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如果认真总结历史得失经验,痛改斯大林、赫鲁晓夫两朝的弊病,那么,是有充分的时间去扭转前朝的衰败,并使苏联逐步转入复兴轨道的。

 

但是勃氏根本没有这么去做。除经济上作了一些非本质的改革外,他根本上实行的是大规模倒退的政策。十八年的专制、守旧、倒退的新斯大林主义或半斯大林主义统治,使国家处于外强中干的危险状态。

 

他和他的主要助手苏斯洛夫忙于搞的是绝对的思想专制,全国只需要有一个头脑,即勃列日涅夫的头脑就行。

 

在勃列日涅夫—苏斯洛夫这样的思想专制下,不把全国的空气都凝成一块铁板才怪,还谈得上什么总结历史经验,什么开动脑筋,什么改革进步呢?

 

勃列日涅夫时期,又由他的主要依靠者和总顾问(类似“国师”地位)苏斯洛夫等,炮制出了一套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自我欺骗理论。这表面上似乎比赫鲁晓夫的夸张后退了一些,但在实际上却是更荒唐。

 

因为赫鲁晓夫是穷过渡、硬过渡,并未吹他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而勃列日涅夫、苏斯洛夫则硬吹已建成并在加强“发达社会主义”了。这在实际上不是比赫鲁晓夫更乱吹牛皮,更加不顾现实么?

 

勃列日涅夫掌权时所遇到的困难,其实远不比中国在“文革”结束时所遇到的困难更为严重。但是勃列日涅夫等人不敢正视现实,不敢正视危机,一味盲目夸大成就,继续搞腐败专制统治。

 

结果就是:在走向复兴还是走向崩溃的交叉路口上,竟毫不迟疑地沿着崩溃的路走下去了。


2



勃列日涅夫本是赫鲁晓夫一手提起来的人。此人虽然庸愚,但于搞阴谋一事,看来却大有一套,他竟把老师赫鲁晓夫一口吃掉了。

 

1964年10月中旬,苏共中央主席团的一批阴谋家们,在把一切特务力量布置妥当之后,即由苏斯洛夫在电话中强令赫鲁晓夫从南俄休养地立即飞回莫斯科。

 

据赫氏自己的回忆录说,回到莫斯科机场时,只有克格勃头子谢米恰斯内依一个人在“迎候”他,实即被捕。随即不由分说地被强载至主席团会场,接受长时间的批斗。赫氏明白一切都完了,回家后打电话给米高扬,接受自动“辞职”的决定。赫氏从此被废为庶人,至死处于被严密监视的状态。

 

勃列日涅夫以一个庸才,一朝黄袍加身,竟然把个新沙皇宝座一屁股坐了十八年(1964-1982)。苏联后来把勃氏当政时期定名为“停滞的二十年”,事实上是停滞和倒退的十八年。

 

同这一时期很多重要国家的空前迅速发展相对照,岂不是十八年的大退步么?

 

在有些人看来,似乎苏联的崩溃,责任只在赫鲁晓夫与戈尔巴乔夫两人身上。其实,勃列日涅夫的停滞,连莫洛托夫这样坚持三十年代完全正确和斯大林的一切重要观点不变的人,也充分认识到了。他说:“战后已过去四十年,我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使我们严重地停滞了。”

 

勃氏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恢复半斯大林主义或新斯大林主义的统治。特点是停止揭露斯大林时期的黑暗现象;基本上停止了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重新迫害文化人;对外大大恢复了斯大林时期的武力扩张政策;更加集中力量搞扩军备战等等。

 

出兵占领捷克,是勃列日涅夫上台四年时干的,从此以后,“改革”的话题就谈也不谈了。

 

此外,在对内镇压方面,勃列日涅夫时期还发明了一个“疯人院”政策,即把所谓“持不同政见者”,纷纷加以变相监禁,用逮捕与绑架等方法把人捉进“疯人院”去。

 

此法有时比无故监禁还更不人道,因为在“疯人院”里是要进行“治疗”的,而这所谓治疗,就是破坏人的正常神经功能,使之成为真的精神病。



3


 

勃列日涅夫一上台就忙着制造对他自己的个人崇拜。但是,这么一个庸愚的人有什么东西可以叫人崇拜的呢?然而,这种崇拜在那里已经成为制度,谁上台谁就是上帝,人们就得崇拜这个人间的神。

 

在这方面,勃氏的脸皮之厚,在中外历史上是少见的,从下面一事可见一斑。

 

在朱可夫回忆录中,有一篇书稿整理者的说明,它告诉我们,朱可夫的书早就排出清样送苏共中央去审查了。最后的审查官就是意识形态总检察长、苏共中央的第二号掌权者苏斯洛夫。

 

朱可夫书稿一去无回,回忆录出不了版。过了很久很久,总算暗示下来了:这书缺乏歌颂勃列日涅夫的内容,要增订后才能出版。这可难坏了朱可夫和编辑者,因为战时朱可夫实在不知道勃某其人,如何写他对战争的伟大贡献呢?但此关不过,书就休想出版。

 

书中还讲了一个故事:勃列日涅夫爱打猎,尤好猎狼,但又怕鞍马劳顿,于是就在他常去的远郊区某豪华别墅附近,筑了一座御用狩猎台,台前开出一条御用兽道。平日由御林军们事先捕获一批野狼,将它们豢养起来以备御用。勃氏要打狼时,便移驾猎场,森严拱卫。一声令下,御林军将狼放出,直奔狩猎台前,于是勃氏便手起弹落,野狼应声倒地,百发百中,大获全胜。

 

腐败至此,若不灭亡,真没有天理了。



4



勃氏干此类骄奢淫逸的事情,离开苏联最终自行崩溃还有十余年之久,但实际上这位最高统治者早已把国家弄到崩溃的临界了,谁还能挽救得过来?

 

在上述书中,这位当年的《真理报》总编辑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重要情况,即勃列日涅夫实际上自1977年即得重病,已不大能理事了。但他仍继续当了五年最高领袖。

 

他们的制度保证了最高领导人的终身制。只要当权者一口气不断,就没有一个人敢出来说一句下一步怎么办的问题。这怎么能够保证国家有一个生机勃勃的领导呢?

 

也就是这个勃列日涅夫,离开了别人替他写好的稿子,他就一句话也不能讲,一个问题也不能回答。

 

一次勃氏在与尼克松对谈时,竟当着尼克松俄文翻译的面,问费德林等:下面这段还念不念?……这样昏庸老朽的人,竟掌握苏联权力十八年之久,请问:什么人能够改变得了这个国家的崩溃局面?

 

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

 

勃列日涅夫当政开始的几年,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做了一些改革,生产也有些上升,这是事实。但是几年后,政府管理机构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部长会议下属各部委的现职正副部长达800多人,一个钢铁工业部就有正副部长19人之多。

 

试想想,如果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的政府有800多个正副部长,那么这些政府还如何工作?

 

当时苏联的高级官员尽管多如牛毛,却管理不了国家的大事。大事始终只能由一二个人决定。勃列日涅夫实行的就是个人和极少数人的寡头统治。


5



勃列日涅夫荒唐事的极峰,是把女婿丘尔巴诺夫从一个小军官硬派为上将、内务部第一副部长,此事在全苏联都成了臭不可闻的笑话。

 

勃氏有一女名加列娜,已离过几次婚了(据说是四次),又待嫁闺中。勃氏给她配了一个克格勃校官丘尔巴诺夫做警卫。两人于1971年结了婚,时公主41岁,驸马34岁。

 

勃氏不顾一切,竟在1981年强升这位驸马爷为内务部第一副部长,并正式授予上将军衔。这位上将在战争时期才五岁。

 

这位驸马爷身在内务部任高官,当然可以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了。随即仗势逐步在全国各地组成了一个贪污、盗窃、走私、投机的特大犯罪集团,成了苏联新权贵党的首领。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也未敢轻易触动,拖了三四年,最后忍无可忍,才于1988年12月30日将这个无恶不作的新权贵判了十二年徒刑。要是普通人,恐怕早处决了。

 

勃列日涅夫既能干出此等勾当,你就明白这位领袖是个什么人了。

 

勃列日涅夫是“世界获奖章最多的人”,共获得苏联勋章15枚、奖章18枚,外国勋章42枚、奖章29枚

 

勃列日涅夫又是个十足低级趣味的类似暴发户式的人物。他是有名的汽车狂,据说有外国车百来辆之多。勃氏掌权时,距战争结束已二十年,但他还是硬要当元帅,自然就当上了。

 

勃氏还给自己颁发了无数最高级的勋章。所以苏联人在背后讲勃氏笑话时常说:苏联的军功肯定是勃列日涅夫第一,因为他的勋章比朱可夫还多。

 

就是勃列日涅夫这样一个庸才,竟然在苏联做了十八年的最高领袖。看来,这个党已经失去任何自我更新的能力和机制了;人民始终无丝毫权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垮台了事。 


6



有不少的书和文章都说到,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安德罗波夫是个主张改革的人。在勃列日涅夫掌权后不久,一次安德罗波夫陪他到东欧访问时,曾在火车上劝导他推行改革政策,但勃氏不听,不久便叫安德罗波夫去当了克格勃主席。

 

这时的克格勃同斯大林时的克格勃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了,派安德罗波夫去任主席,乃是不让他在中央领导核心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意思。

 

这个安德罗波夫有点文化,有点理性,有点世界眼光,并不大搞恐怖,所以他当了十五年克格勃主席,在国内外至今无大恶声,这倒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1982年初勃氏死后,安氏比较顺利地就上了台。无奈安德罗波夫是病人一个,在位一年零一个多月就死了。

 

安氏死后,一个苏共中央的内掌柜、苏斯洛夫角色似的继承人、长期担任苏共中央总务部长的契尔年科上了台。此人是勃列日涅夫的亲信,他的工作经验还不如勃列日涅夫,又是一个重病人,上任不久即卧床不起,在任一年也就呜呼哀哉了。

 

从1982年冬到1985年春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内,苏联连死了三个总书记,均是作为重病人相继死去的,堪称有史以来未有的奇闻。如果还有一个轮着该他上台的人,即使是重病人,也要上台执政的。而且这几个人之间还有这么一个相生相克的关系。

 

勃列日涅夫上台,是为了遏制赫鲁晓夫的改革倾向的,契尔年科上台则是为了制止安德罗波夫的改革势头的。实在看不出那个寡头统治集团,还有任何自我完善的倾向和能力。

 

勃列日涅夫确实是一面镜子。不过,它不是空空道人手里的“风月宝鉴”,而是现代历史巨人手里的一面“兴亡宝鉴”。

更多推荐

“李四强案”应当使司法官们警醒

公安部前部长王芳回忆:江青的“那些往事”

不让老实人吃亏,才是社会主义法治应有的样子

路虎女事件,平息风波的正确姿势
修改于2024年09月10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景来律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